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
續及淨零節碳已成為國際共同推動的趨勢,環顧我們生活中除了能源、交通等大眾熟悉的議題外,民眾每日不可缺的飲食,被習以為常地忽略。當食物網資源逐漸衰竭及各式污染侵入,此影響整個地球,也遍及全世界居民。每個人平日的飲食行為,影響的不只是個人健康,更可以影響整個地球。

營養學院的研究專業核心,以大學社會責任計畫(USR)型式由師生共同執行,運用於社會,呼應責任消費與生產(SDG 12)飲食概念,消除所有形式的營養不良(SDG 2),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(SDG 3)。推廣永續綠能飲食,期許藉由飲食實踐永續。在飲食習慣與教育中帶入永續綠色的概念,例如:友善環境種植、食物選擇、清潔及剩食廚餘的處理,由團隊和學生一起思考生活力行的方法,提高人們對永續健康飲食的認識。

「食物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當人們具備了健康的飲食素養,再加上食安概念,進一步從食物對於「人體」的營養價值層面,轉換到食物對於「地球」的營養價值,包含自然生態環境、碳足跡及水資源使用等。營養學院於112~113年度透過食安、食育、食源3個面向著手發展,場域從偏鄉到都市,服務對象自兒童至銀髮族,從臺灣出發,放眼國際。藉由培養並落實全年齡永續飲食素養概念,以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。
 
【上圖: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】

1.從農場到餐桌(Farm-to-table)。以食安為出發,帶領大學生進入部落體驗農耕生活,協助小農作農藥檢測及進行部落營養/食安衛教。深入了解食物的源頭產地,鼓勵產地民眾盡量購買在地農產品,選擇具有產銷履歷的農產品,減少食物浪費、選擇當地和季節性食材的實際方法,讓大家能吃得健康,吃的安心,具體實現「縮短食材到餐桌的距離」,落實減碳生活,同時對社區進行回饋服務活動。

【上圖:學生實際進入小農耕地並為作物進行農藥檢測】

2.向下扎根傳承永續綠能飲食素養。將營養飲食教案導入各基層學校,在健康成長均衡飲食的架構下,舉辦系列成長相關講座,導入綠能永續飲食意識並授予技能,示範永續綠能飲食如加油便當和綠拿鐵,強調當季當地食材與珍惜食物避免剩食,將永續綠能健康飲食概念落實於生活。
3.放眼國際,吃出「銀」養人生。有鑑於高齡者經常因為牙口不好而導致營養不良,學生透過學習,利用原型食物調整質地,設計特殊飲食與測定食物質地,推廣食物質地分級,將營養專業技能帶入社區場域,在社區舉辦樂齡活動推廣質地分級及塑型餐食,幫助銀髮族群能吃得下、吃的好。

  
【左圖:營養學院同學在信義國小帶動營養午餐打菜的互動式遊戲,強化學童對分量的認識】【右圖:高齡友善,吃得下吃得營養社區推廣活動】

生活中每一個品項的採買決定,都會一點點的影響地球環境,永續飲食希望大家多選擇原型食物,食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,吃得巧、吃得好,多使用有機認證或當地、當令食材,不使用食品添加劑,遵循永續生態原則。了解飲食質地分級之概念,調整適合口腔吞嚥之餐點,讓每個生命期個體都能吃得下。每個人最容易執行的永續原則是珍惜食物、減少剩食,讓我們一起愛您們的健康,救我們的地球。

(文/營養學院.公共事務處)